解讀市場監管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推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建設的指導意見》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2025年,力爭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建設若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
產品的質量檢測實際上是為了使檢測過程處于受控制中,確保其按規范要求運行。就是要對從樣品接收到檢測報告出具的各個程序、各個環節、各個過程、各個要素、各個部門加以控制,體現了“防患于未然”的思路。要對抽檢規范的制定,樣品的抽取、流轉,檢測人員能力,數據記錄、處理、校核,報告的編制、簽發等檢測全過程依照人、機、料、法、環五大元素進行監督,也就是從人員能力、設備配備、藥品選用、檢測依據、環境條件五方面監督,甚至有時還有對樣品收發,報告交付等對外聯系環節進行服務質量和保密措施的監督。真正把持續改進觀念落實到管理體系的所有環節。
從質量管理體系上來說,檢測實驗室包括基礎資源和管理系統兩個部分?;A資源是管理系統運行的物質基礎,是實驗室必須具備的檢測條件,包括與從事檢驗工作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符合檢驗要求的試驗設備及環境條件等。其中的實驗室的前期建設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檢測實驗室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無論是新建、擴建、還是改造,實驗室都不是單純地購買實驗室設備那么簡單,還需要綜合考慮實驗室的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和平面設計,以及供水、供電、通風、空氣凈化、安全措施、環境保護等等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 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的規劃設計主要涵蓋平面設計系統、單臺結構功能設計系統、供排水設計系統、電控系統、特殊氣體配送系統、有害氣體輸出系統等六個方面。
管理系統則是根據實驗室設置的組織機構為各部門及相關人員分配職責、確定實現檢測任務的各項過程、制定檢驗工作程序和檢驗依據、并使上述各項質量過程能夠協調有效進行的一整套控制體系。不難看出,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職能在于:對所有影響檢測實驗室質量的活動進行持續有效地控制。其基本特性是:系統性、全面性、有效性和適應性。合肥誠悅實驗設備有限公司始創于2003年歷經十九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集研發、銷售、生產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高新技術企業,構筑了面向面向實驗室全鏈條的服務網絡,涵蓋實驗室家具、醫用家具與設備、檢測設備與配件等產品,還提供通風工程、氣路工程、環保工程、凈化工程、機電工程、消防工程、防輻射工程、裝修裝飾工程、水電改造工程、實驗室廢水廢氣治理工程的設計、安裝與施工;實驗室整體設計規劃等一系列高品質服務。
合肥誠悅實驗設備有限公司始創于2003年歷經十九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集研發、銷售、生產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高新技術企業,構筑了面向面向實驗室全鏈條的服務網絡,涵蓋實驗室臺柜、醫用家具與設備、檢測設備與配件等產品,還提供通風工程、氣路工程、環保工程、凈化工程、機電工程、消防工程、防輻射工程、裝修裝飾工程、水電改造工程、實驗室廢水廢氣治理工程的設計、安裝與施工;實驗室整體設計規劃等一系列高品質服務。
檢測實驗室標準物質以及試劑的管理 :
1)標準物質(參考物質、標準溶液、對照品)對檢測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對標準物質嚴格進行選擇、采購、驗收、標識、保存、使用、維護、校準。
2)采購標準物質必須確保選購有充分質量保證的供應商。如果供應商無獨立質量保證、我們又對其質量無法實施檢查或驗證、不能證實其質量符合要求的,不得采購。
3)標準物質存儲
標準物質需要在特殊條件下存儲,需要配置必要的設施時,標準物質的存放環境、存放條件應符合規定要求和安全要求,并對標準物質存放場所做出明顯標志。
4)標準物質使用
使用標準物質,必須進行領用登記,并對其質量進行跟蹤記錄;標準物質、參考物質的使用和保管由專人負責,存放在干燥、清潔的環境中,存放要求有序整齊,嚴禁變質、污染。
標準物質使用應按登記表做好使用、消耗記錄,并按說明書規定的條件使用,標準物質只準取出不準倒回。
附,原文及鏈接如下:
• 標題:市場監管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建設的指導意見
• 索引號:2022-1646188404139
• 文號:國市監質發〔2022〕21號
• 發布日期:2022年03月02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
質量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標準是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手段。近年來,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業單位,一批質量標準相關實驗室相繼設立,在提升質量水平、促進產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加快以質量標準為核心的質量技術創新及應用,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現就推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國家戰略任務、重點工程、民生工程中對質量技術創新的迫切需求,強化質量基礎和產業應用融合,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技術資源和力量,面向產業基礎和產業鏈質量,布局一批重點領域、跨行業跨領域的公益性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加強開放共享、產業引領,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服務產業質量升級,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力爭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建設若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掌握質量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突破一批檢驗檢測新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檢測設備,形成一批重點產業標準及認證方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到2035年,基本建成同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與安全保障相適應的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體系,形成重點突出、布局合理、規模適度、技術先進、運行高效的良性發展局面。
二、主要任務
(一)科學規劃布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重點工程、民生工程,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科學規劃,系統安排,分步實施,形成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的合理布局。堅持重點支持、動態調整,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重點支持具有基礎研究能力、技術創新能力、高效管理能力的實驗室。
(二)把準功能定位。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以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為出發點,圍繞質量、安全、健康、環保等領域,開展質量政策、質量科學、共性質量工程技術、標準(標準樣品)實驗驗證、計量檢測技術、方法和測試裝備研究、產品安全評估和監管技術等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發揮質量標準支撐引領作用。
(三)建立“進退”機制。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主要依托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技術輻射能力的大企業、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采取產學研用合作模式,通過自上而下定向設立與主管部門擇優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建設。同時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對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的監督管理,開展定期檢查、隨機抽查或階段性評價,建立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進退”機制,實現動態管理。
(四)聚焦研究重點。
1. 質量政策體系研究。開展涵蓋工業發展、出口貿易、環境控制、食品安全、動物和植物健康安全、科學和技術發展等多方面的質量政策研究;開展質量治理影響評估,實施質量基礎效能評價分析;適應新技術、新產業融合發展趨勢,開展法規、標準、制度等政策的協同研究,推動形成良好的質量生態系統。
2. 質量基礎研究?;诟叨嘶?、智能化、綠色化等產業發展新趨勢,開展質量基礎理論、技術、方法研究。圍繞質量管理數字化、零缺陷質量管理、質量可靠性工程、供應鏈質量管理、數字模型質量管理等領域,開展質量技術預見。開展面向研發設計、成果轉化、生產制造的質量基礎和標準規范研究。
3. 質量共性技術研究。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能源電子、生物醫藥等領域,開展質量共性技術研究,解決技術、質量、標準協同的關鍵問題。建立標準實驗驗證平臺,研究關鍵共性驗證技術,提高標準在重點領域以及跨行業跨領域的應用效能。加強智能質量監控、智能測量、自主決策、數字線程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4. 質量協同服務推進。探索多方協作、精準服務的質量技術服務新模式,為產業集聚區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全過程質量技術支撐。探索“互聯網+質量服務”模式,推進質量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設備設施向社會開放共享。
5. 傳統質量安全機理研究。針對傳統產品,從人體危害、化學、物理、火災等角度,開展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研究、開展缺陷與傷害機理研究和人體健康安全基準線研究,開展耐用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研究。研發產品非標準測試方法和測試裝備,測試產品在極端工況下的安全特性。建立質量安全和典型缺陷模式數據庫,加強消費預警分析。
6. 新型產品安全問題研究。針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跟蹤國際產品安全發展趨勢,加強產品安全關鍵因素研究,加強質量追溯和健康調查分析,開展新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技術研究,評估產品安全風險。培育自主可控的新型產品安全關鍵技術創新與安全評價體系。
(五)強化資源整合。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室資源,創新實驗室建設機制,以前瞻性、基礎性、綜合性研究機構為重點,提升質量技術協同能力,為產業集聚區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質量技術協同服務,不斷促進產業發展,發揮示范帶動效應。突出政府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產學研各方面力量,形成多元投入、廣泛參與的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建設新格局。實施實驗室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推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建設,成立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評審委員會,制定并發布有關政策辦法、建設領域等指導性文件,組織開展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的評審和管理。
(二)強化政策激勵。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的運行和科研經費,主要由依托單位、有關合作單位自籌解決。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有關規劃、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安排一定的投資補助,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申報相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支持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運行的相關政策。
(三)加強考核驗收。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對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運行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檢查整體運行狀況和建設目標、考核指標和任務的完成情況,促進其加強能力建設。對不符合建設與運行要求的,給予通報并提出整改要求,不能按時完成整改的,則取消其資格。
市場監管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2年2月17日
原文鏈接:
https://gkml.samr.gov.cn/nsjg/zlfzj/202203/t20220302_340088.html